寶寶有點大舌頭怎么辦
有位家長說看到各種小視頻里,很多關于說話發音的幽默題材,很多孩子或成年人,都在模仿“大西幾、小兇許、小腦斧、梅發怒、小福泥、小海疼、發福蝶、大雞居、大飛囊、強勁怒、大蟒鞋、小白去、大帶許、大你魚、大窮貓......,”玩歸玩鬧歸鬧,這些發音看上去很搞笑,但是生活中確實有些孩子在語言發育階段,出現了這種發音障礙,俗稱“大舌頭”。
有位網友留言,他家的寶寶說話就是這種現象,吐字不清晰,發音也不標準。幼兒園老師也聽不懂他的話,不明白寶寶的需求該怎么辦呀?
很多情況下,在0-3歲的時候,很多寶寶發音有“大舌頭”現象,可能都是舌系帶發育受限導致的。如果你發現寶寶吃奶費力,容易嗆到,累的滿頭大汗,就仔細觀察一下,看看寶寶伸舌頭的時候,是不是呈“W”形狀,之所以這樣,是因為舌底與下牙齦有一條筋狀的結締組織,發育過短。在3歲后,一般情況下,孩子的舌系帶都會趨于正常。不會影響正常發音。
另外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舌肌力量不足的現象,多半是由于父母給寶寶斷奶時間晚,輔食添加過于糯軟,使咀嚼功能不足,口腔發音器官肌肉得不到鍛煉,無法精確控制發音動作所致。
如果你明白了以上這些道理,就應該知道,“大舌頭”其實并不是舌頭大,而是一種錯誤的構音現象。
“大舌頭”發音不準,不僅僅需要考慮年齡、具體的發音情況,還要謹防其他不明原因。比如腦部因素,因為全身的肌肉運動都由作為神經中樞的大腦控制,控制發音器官的運動的區域被稱為運動性語言中樞。如果大腦受到損傷是可能直接影響發音動作的。特別是多音素不準的情況,就需要排除大腦的損傷情況。
寶寶學說話發音從不準到準確的過程,也是發音器官肌肉功能的完善過程,相對于一些比較難掌握的發音動作(其實也是因人而異),可能會慢一些,是否尾于正常范圍還要看具體的發音情況。有的孩子甚至到了七八歲還不能發出這兩個音,主要是發音器官的功能不能滿足正常發音動作的完成。
另外,發音器官的結構問題也可能導致發音不準,先天腭裂會導致上腭的結構問題,從而導致舌根不能與軟腭正常對氣流產生阻礙作用。一般先天腭裂可能導致更多的語言問題,如鼻音,不同程度的腭裂還會導致舌面音、舌尖音的發音問題。
看似簡單的“大舌頭”發音不準,就能牽連出這么多可能存在的各種原因,這些原因都可能引起構音障礙,所以,再次面對大舌頭時,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,胡亂猜測,還是求助專業人員,為寶寶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為好。
優道言語矯正學校是國內權威的語言矯正研究院。
擁有在線會診服務,讓業界權威的專家團隊、迫切擺脫語言問題的學員,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手段,在線上面對面,在省去奔波之苦的同時,全面了解當前語言狀況,詳細的矯正方案。
而且時間靈活、一對一針對授課的線上矯正形式,不耽誤事業學業,在科學嚴謹又不失趣味性的矯正過程中,讓語言達到發音正確、說話清晰流利的完美效果。
【部分圖片、音頻、視頻來源于網絡搜索,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】